【第1783期】蚂蚁前端研发最佳实践

作者:云谦

前言

在成都全栈大会上分享的文字版。今日早读文章由蚂蚁金服@云谦授权分享。

正文从这开始~~

准备这个题目时我 google 了下前端最佳实践,排在前面的是讲前端代码规范,语意、可读性、编码规范、空格还是 Tab 等等,我觉得这是我们第一代的最佳实践。

而现在都 9012 年了,最佳实践也经历了很多代的变更,下面是我们在这方面的思考和实践。

自我介绍


目录


为什么要有最佳实践?

不知大家在这些方面是否有疑惑?

前端发展快,每次发布 Umi 版本时,除了点赞,还有人求别发,表示实在学不动了。右边这张图是之前的朋友圈看到的,转到公司群里,有共鸣的人不少,说明一定程度反应了现在前端社区的情况。

面对海量“轮子”,我应该学哪些,不学哪个?,我的前端知识点学习列表已经是完全学不完的状态,比如社区上光数据流方案就有几百个,其中值得一看的也有四五十个吧。

然后,大家在创建项目时,是否也有过选择困难?


这里举一个具体的例子,

可以发现,每个点都会有不少选择,并且有时还真的很难选,因为每个人看待它的角度不同。所以,对于开发者来说,真的有点太难了!他只是想完成需求,然后回家睡觉,为啥需要选这么多,就不能给个默认的吗?

然后,

如果每个项目都要选,我觉得会很难。当然,也有人可能会觉得是一种乐趣。

而对于团队而言,如果每个项目的选择还都不一样,那么团队的研发成本和效率都会是问题。想象一下,如果一个同学换个项目组,需要接触完全不同的技术栈。

所以,对于团队而言,保持一致非常重要。

那么,如何保持一致?不同团队会有不同的选择,通常有这几类,

约束能力和迭代能力也是逐步递增。

我们最早应该是用的文档。比如做一些代码约定,用 Tab 还是空格,用两个空格还是 4 个空格,行尾要不要加分号等等,这一类主要靠开发者自觉,所以我觉得不太靠谱,这也是为啥后来有 eslint。

脚手架比文档好点,但也依赖开发者的自觉性,因为还是可以随便改。前几年 React 社区上有不少做的很好的脚手架,但现在基本上都没有活跃的了。

第三种方式是框架,他的约束性可以做的比较强。比如约定用 less,如果开发者用了 sass,就给他报个错。同时相比其他两种方式,还有迭代能力。脚手架交给用户之后是很难更新的,框架则是自己更新后,开发者的项目自动生效。

当然,这三者不是互斥关系,可以都用嘛。

然后如何决定用啥方案,用 SASS 还是 LESS,要不要用 TypeScript,甚至目录用复数还是单数这种极其无聊的事情。

不同团队会有不同的选择,

老板喜欢其实 “很重要”。有些大家吵很久但决定不了的事,往往会很自觉地找老板或者德高望重的同学进行拍板,我们也是如此。

蚂蚁前端的选择

我们在不同时期的最佳实践是不同的,曾经还开发过 spm,不自量力地试图挑战 npm + webpack 组合,虽然失败了,但敢想也是一种勇气。(做 spm 时,webpack 还没出来)

我们有很多方向,然后每个方向又有很多选择,图上是我们目前的选择。

从这里可以看到几点,

为啥要自研呢?

我觉得自研会带来一些好处,

有些开源库看起来美好,但真正用下来会发现坑不少。比如组件的文档工具,目前是选择的 docz 和 storybook,但两者用地都有些说不出来的不舒服,并且和 umi 是两个生态的东西,所以我们正考虑基于 umi 开发自己的文档工具,可能叫 umipress 或者 father-doc 。

沉淀的方式是以框架为主,文档、脚手架、资产市场为辅。

插件和插件

我们把使用到的技术都沉淀到框架(Bigfish)里。框架像是一个魔法球,把各种技术栈吸到一起,加工后吐给用户,以此来支撑业务。

对于用户来说,Bigfish 框架是唯一依赖。唯一依赖会带来一些实际的好处,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内部坚持这一点的原因,

唯一依赖的问题就是大而全,虽然看起来挺不优雅,但实际用过之后会发现还蛮香的,除了一开始安装他会有点慢。(这一点我们后续会通过启动器解决)

做了技术栈收敛之后,我觉得对外可能够了,但对内还远远不够。

实现方式是一“件”接入,这里的件是插件,一个插件实现一个功能。然后,我们就有了很多插件。

有了插件之后,我们可以筛选一些插件出来形成插件集,以满足某个业务的需求,类似 babel 的 plugin 和 preset,或者 eslint 的 rule 和 config。

这种方式首先可以满足不同业务的需求。比如无线业务,会比较关注性能,所以可能会选一个切 preact 到 react 的插件、极速版补丁插件、高清方案、fastclick 等等,形成一个插件集。

然后还可以满足一个技术的不同实现,在一个业务类型丰富的大团队中,是允许有不同的选择的。比如数据流,大家的选择可能不同,有些用 dva,有些用 hooks,有些用 mobx,有些自研一套;比如补丁方案,有常规版、极限版,还有终极版。

这是 umi 的插件三态,讲过好多次了,文字稿里就不重复了。

这是 umi 插件的示例。想提一点的是,会用 umi 和会写 umi 插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状态,会写 umi 插件,你基本可以魔改 umi 内部 70% 的功能,可以此来达到满足需求业务需求的目的。

资产市场和场景市场

先来看下开发者的时间都去哪了。这是我咨询了一些同事拍脑袋整理的,不太准确。

知道了时间分配后,大家应该知道投时间去解决哪部分的问题,才能真正达到提效的目的了吧。

资产市场用于解决 40% 的开发者时间,非常重要。分为四个概念,

而资产市场要真正达到提效的目的,我觉得还需要解决一些关键的点,才能让整个流程跑起来。

这是内部的资产市场和外部开源的 antd。


这是资产市场通过 umi ui 的方式使用,支持区块、模板以及布局区块。


右图来自开源库 Friend-List,这是一个 suggestion 的实现,他可以简单做,也可以复杂做。复杂做的话,细节点就会很多,比如:

而如果每个开发者都要去关心这些细节,会很难,成本也很高。那么如何让开发者做到又快,产品体验又好,我觉得可能需要场景市场,用于解决 30% 的交互场景需求。

沉淀方式可以用 hooks + 文档的方式;覆盖面从最简单的 CURD 开始,到各种复杂场景。

这里是部分的场景举例。

理想的工作流图。

强约束的垂直领域框架

基于前面讲的插件和插件集的方式,我们已经能够满足各种丰富的业务场景,但是仍然给予了用户很多选择,选择包括选择插件,以及 umi 自身的大量配置项。

对于一些垂直领域,其实还可以做到更好,所以我们最近一直在思考“蚂蚁前端应该如何写中台代码”。

有几个关键的思路,

然后就强约束、配置化和约定化展开聊下。

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一致性的重要性,所以何不把这一点做到底呢?

图上只列了一部分。

这里的有些约束甚至会有些反人类,但我觉得约束越强,越能保持大家的一致性,如果我们已经把这条路探地很清楚了,少给选择或许是更好的选择。有些限制还不确定是不是好的方式,但是第一版会尽量把规则收拢地紧一些。

配置化不仅是框架和插件的配置,还包括 UI 。

右图是 ant-design-pro 的图,其中 LOGO、导航、菜单对于 90% 的每个页面来说都是固定的,变化的只有右下的页面区,所以我们何不把固定的部分做成配置呢?

比如:

  1. exportdefault{

  2. layout: {

  3. logo: string;

  4. title: string;

  5. renderRender: function;

  6. logout: function;

  7. },

  8. routes: [

  9. {

  10. path,

  11. // 菜单配置

  12. menu: { name, icon, showBreadcrumb },

  13. // 权限配置

  14. access,

  15. },

  16. ],

  17. }

Layout 是其中一个例子,还可以有更多 UI 的配置化。这也是在一定程度在像 low code 的模式靠,我觉得某些研究地很透的垂直场景下,low code 能让研发更高效。

所以我们把适合做成配置的全部配置化,而不能配置的,则会走约定化。

之前有用过 ruby on rails 框架,特别喜欢那种约定化的编码方式,所以我们希望把他也搬到前端研发流程里。

看起来很黑盒,按照我们约定的方式编码,并且只能这样编码,然后他就能 run 起来。

这是之前在朋友圈看到的图,大家体会下,但这就是我们想要实现的样子。

极简数据流是整体方案的其中一环。

右边是之前做数据流调研时做的整理,发现那么多数据流方案基本都是在这些方案上的差异,而要选哪个就看你对哪些方面比较关心。这部分展开聊比较长,之后会额外写一篇文章介绍。

然后我们还调研了下公司内部的中台项目,发现大部分是简单的 CURD,并且全局数据使用较少,比如通知、登录、当前用户信息等。所以,我们可能是需要一个不那么复杂的,用起来又很简单的数据流方案。

最终讨论下来的方案有几个特点,

总结

关于本文 作者:@云谦 原文:https://github.com/sorrycc/blog/issues/90

他曾分享过


【PPT】umi架构、生态和未来


为你推荐


【第1766期】蚂蚁金服@玉伯:我的前端成长之路


【第1598期】蚂蚁体验技术部的前世今生


【PPT】阿里@维奇:文档即是代码的研发新玩法



【活动】第十四届D2前端论坛,12月14号杭州见